• 首 页
  • 校院概况
  • 教学工作
  • 科研资政
  • 干部培训
  • 对外培训
  • 行政后勤
  • 党的建设
  • 对外交流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资政 > 科研动态

    【党校声音|运城日报刊文】王凤:以消费振兴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3-2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以消费振兴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高级讲师  王凤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着力推动运城高质量发展作了一系列安排和部署,提出2024年经济工作的十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第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是扎实抓好消费振兴。消费振兴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到,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消费振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消费的作用非常重要。马克思深刻分析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辩证统一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生产和消费不仅具有直接的同一性,而且会相互作用,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对生产产生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内在动力,使生产行为和产品得以最终完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必须加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尤其是要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只有这样,国内大循环才会有稳定而又强劲的内生动力,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最终实现才具有可靠保障。

    消费振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为标志的多边体系正在发生逆转。国家关系从过去的合作与共同发展为主,变为愈发重视竞争与安全。即便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转型这样全球拥有较多共同利益的问题上,近期欧美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也在增多。在逆全球化时代,外循环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将有所下降,内循环的重要性将会上升。随着内循环重要性上升,着眼于帮助企业以提振经济的传统宏观政策效率也较过去下降了,带动居民和消费者,提振国内消费需求是实现经济循环的关键。消费带来的最终需求,不仅是短期逆周期调节的关键抓手,也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提振长期的经济增长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表现突出,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60%以上。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普遍乏力的情况下,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尤为明显。2023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29.8%,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相较而言,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内生动力。

    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消费潜能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力空间。一是服务型消费需求全面快速增长。据统计,2013年—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服务型消费支出占比由39.7%上升至45.9%。虽然近几年受种种原因的影响,这一数据回落至43.2%,但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尚未改变。随着消费逐步复苏,估计未来5年—10年我国居民服务型消费占比有望达到50%以上。在这个特定背景下,适应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着力扩大消费、释放消费潜力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二是城镇化能够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伴随着人口由低附加值的农业转向高附加值的工业和服务业,尤其是在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会出现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增加。从我国城镇化进程实际情况看,我国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低于中高收入国家67.59%的平均水平,更低于高收入国家80%左右的水平,仍有增长空间,这对拉动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振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根据这一工作要求,我们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施策,促进消费振兴,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供给看,要不断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数量,优化供给结构,以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更好满足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从需求看,有效需求的关键是居民有消费的能力和意愿。为此,一方面应在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力度、不断提高就业质量、稳定增加居民收入的基础上,减轻居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负担,稳定居民消费预期,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释放被抑制的需求;另一方面应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展新的消费领域,扩大新的消费需求,最终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动态平衡,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运城日报;编辑:闫雪)

    科研资政
    校院新闻
    • 运城市委党校2023年秋季学期主体班开班
    • 全市党校(行政学院)校(院)长会议召开
    • 运城市委党校2023年春季学期主体班开班 赵晔出席并讲话
    • 运城市委党校召开全市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会议
    • 市管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校院简介
      中共运城市委党校、运城行政学院、运城社会主义学院、运城国防教育学院实行“四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体制。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3人(教授6人,副教授18人,讲师18人),同时聘请30余位党政领导...
    联系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河东东街386号 联系电话:0359-2090399 邮编:044000
    中共运城市委党校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5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