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闻喜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杜立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着眼全局,对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作出重要部署,将“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列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基础性、主体性、牵引性的培训任务,基本培训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闻喜县委党校坚持以基本培训为牵引,聚焦培训要素,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在全员培训、全面覆盖、全周期实施上下功夫,全力推动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
完善培训规划,狠抓培训任务落实。围绕培训要素,对标对表,努力形成班次设置完整、对象覆盖全面、学制规范的基本培训格局。科学制定方案。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和中央、省委、市委党校要求,结合闻喜实际,制定《中共闻喜县委党校(闻喜行政学校)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训班次、学制,将各级各类党员干部纳入培训,开设党员干部专题研讨班、进修班、培训班、专题研讨班等班次,确保应训尽训。建立干部教育调训档案。按照培训全覆盖和“五年一周期”的轮训要求,与县委组织部进行沟通对接,切实摸清基本培训底数,确定培训对象和培训规模,建立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台账,推进精准调训。用好乡镇党校。充分发挥县乡业务工作联动机制,制定乡镇党校培训计划,指导乡镇党校课程开发,形成全链条联动机制。
优化培训内容,推动培训走深走实。聚焦主题主线,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聚焦理论教育“凝心铸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根据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发展,及时开设相关专题,将理论教育课讲全讲准、讲深讲透。强化党性教育“固本培元”,将党性教育贯穿教育培训全过程,依托闻喜陈家庄红色教育基地和裴柏家风家教教育基地,打造独具闻喜特色的党性教育品牌,不断提高党性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能力培训“强筋壮骨”。锚定闻喜县“宜居宜业宜游地,幸福美好闻喜城”的发展目标和“双链双镇四基地”战略任务,紧扣“三大本领”“七种能力”,科学设置课程,讲好履职能力课,推动能力培训务实管用,让干部教育培训与县委、县政府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创新培训方式,促进培训提质增效。持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课程教学手段,提升课程质量。丰富教学模式。根据干部教育特点和课程内容,灵活运用专题讲授、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让干部培训更具新意、更具活力。推动"教研咨学"一体化发展。树立系统观念,坚持发展出题、科研解题、教学答题,创新学员参与机制,让教师学员共同参与决策咨询。强化数字赋能。综合运用“主课堂+分课堂”“直播+录播”“集中培训+网络学习”等模式,使上级党校优质课程直达基层,有效扩大培训的覆盖面。
强化培训管理,筑牢培训坚强保障。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突出教师和学员两个主体,确保基本培训的严肃性。严格教师管理。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点,强化政治机关、政治学校意识,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工作人员“七不准”》,严把教学科研纪律关,绷紧教学纪律,严格执行讲义审查、外出授课审批等工作,扎紧制度笼子。严抓学员管理。抓好从入学到结业的全过程管理,把近年来个别党校学员违规聚餐饮酒案例作为班会的“第一课”,树立培训期间“不分8小时内外”的纪律要求;强化教育引导,入学教育环节签署《中共闻喜县委党校学员培训承诺书》,明确6项纪律要求,规范学员管理;确定专人跟班管理,对学员进行全程纪实管理,并联合纪检、组织部门不定期开展学风督查,以确保全过程紧绷纪律红线。
新时代新征程,闻喜县委党校将以落实好基本培训要求为契机,持续抓好主业引领、主责践行,主动服务中心大局,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运城实践贡献党校力量。
(来源:业务指导部 网站报刊编辑部 编辑:王敏)